知识丨被人肉搜索,我该如何保护自己?

   2024-02-28 323
核心提示:普通人在网络世界遭遇人肉搜索时,可能会侵犯他们的个人信息权、隐私权、名誉权。律师提醒,人肉搜索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隐私权罪、侵犯名誉权罪,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如今,普通人被“网暴”的门槛越来越低,“键盘侠”们戴着一张张虚拟面具,很容易听信网络上的一面之词,跟着始作俑者形成“水军”,不分青红皂白地跟风造谣、辱骂……

若是这些网络暴力仅存于虚拟世界,或许还能承受,但伴随着“网暴”而来的是人肉搜索,受害者的名字、单位、住址被公开,线上暴力转到线下,真正威胁到正常生活与人身安全。

那么,当我们在网络上遭遇人肉搜索时,应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王庆律师带大家来看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指以互联网为媒介搜集关于特定的人或者事的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相关规定,组织“人肉搜索”,在信息网络上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再详细一点,人肉搜索有可能侵犯哪些公民权利?


个人信息权

我国民法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未经许可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者出售个人信息。

简单来说,个人信息分为个人敏感信息和一般个人信息。人肉搜索中必然会涉及到像住址、身份证信息等敏感信息,即使一些信息可以公布,也需经过技术处理。在人肉搜索中,不管是发起者还是爆料者,收集、加工、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等行为,必然构成侵犯个人信息权。


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施行、参与人肉搜索,需要挖掘、筛选、对比大量他人信息,以寻找确切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过度挖掘他人私人信息,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公开个人隐私信息,构成侵犯公民隐私权。


名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包括了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社会评价。在人肉搜索中,网民会对一些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的人进行抨击,但网络上的抨击很容易超过应有的限度范围而走向极端,被暴露出来的信息也很有可能掺杂不实信息,使得网络上的抨击伴有毁损、诽谤他人名誉的行为,必然侵犯了被搜索者的名誉权。


肖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8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第101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无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显然,人肉搜索中被搜索人往往会被公开个人照片,而在随之而来的网络抨击中,其照片也可能遭遇涂鸦、歪曲、丑化等,这些都将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

那么,人肉搜索的受害者应该如何维权呢?

首先,保留证据。

被搜索者要及时采取截图、录屏录像等多种方式保留完整的原始证据,避免相关内容被删除或屏蔽后无法取证的情况。


其次,通知侵权网站、平台等停止侵权行为。

受害人可以以书面形式或者网络平台开放的渠道向相关平台发出要求停止侵权的通知,通知应尽量包含通知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能够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IP地址或用户名,并告知要求删除信息的理由。


最后,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


由于人肉搜索这一侵权过程发生在虚拟世界,很多读者可能对向哪里的法院提起诉讼有些疑虑。遭遇人肉搜索,以下法院均可提起诉讼:

  • ○ 侵权行为实施地或侵权结果发生地人民法院

  • ○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 ○ 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所在地人民法院

  • ○ 被侵权人住所地人民法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知法·懂法·用法

知法懂法得以守法用法,我们只有通过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遇到法律纠纷,才能积极寻求正确的法律途径解决,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